没有人比我们自己更了解中药材行业中的问题,同时,换一种思维,这些问题又都是巨大的成长、发展空间!
如果国家不进行规范和管理,任由问题恶化,中医药如何能发展起来,只能随着时间坏掉!短期的痛苦,一定是长期的机遇。
如果药农种的都是好药材(种不好,卖不掉),如果药商只经营优质的药材,如果厂家只采购好药材、做好药,那么中医药就会越来越好,市场越来越大,作为药商更会随着发展而发达。
看看小小的日本,他们是买我们怎样的原料的?他们的中药出口据说在世界上占80%,他们叫汉方,难道不就是中药吗?药材不好,怎能生产出好的药品,再好的中医,也治不好病。中药材行业怎么能好的了?这么浅显的道理,大家都比我更清楚。当前的市场这么艰难,难道不是我们自己曾经的“作死”?
新的药品法和新的药典标准,基本目标就是提高药品的质量,依法管制、规范、杜绝中医药的质量问题,最终当然是为了振兴中医药事业。所以,这样思考,当前的困难,其实就是未来更好的明天。
药品法
几年来孕育的新法规过几天就开始实施,对一些条款更加细化和明确的基础上,大幅增加了惩罚力度。效果是显而易见的,用钱说话的力量太大了,很多企业不敢干了,直接自觉报停,所有企业十二分的高度落实(谁也承担不起),而企业落实也直接影响到了供应端——药商,一些有眼光的药商也迅速适应,积极配合企业严格整理药材质量,努力杜绝问题出现。
新药典
没有了劣药、假药的中药才能治病,才能发展。新药典虽然还没有实施,但各个企业早已经开始落实。也不排除未来还有问题出现,甚至惊天大罚单给市场的震动。新药典让很多的药材退出市场,也变相增加了销量,对行情已经开始影响。作为一个药商没有选择:只有做好药材,才能有好发展。符合新药典的药材难道不是机会吗?
饮片净化之后,集中在专业市场
大多数只有牌照,没有生产能力的企业,必须在未来退出行业,尤其是中药饮片厂。在专业市场上,所以品种都能买到的情况下,依托市场而建立的饮片厂尚且无法对上千种药材、数万个规格的质量进行把握,远离市场的那些地区性饮片厂,怎么可能规范生产?又怎么可能生产出如此多的品规?更不能应对新药典和新法规,一旦无法生存,这些巨大的份额必将转移给靠近亳州、安国等大型专业市场的优质饮片厂。因为当前地区性饮片厂,只生产单一品种的饮片是无法生存的。
低迷行情
当前总体上的中药材市场行情是低迷的,但今年进口药材、香料和好多一步走出低价的药材少吗?野生品种稳步上升被视而不见。低迷一定是暂时的,为未来的爆发做准备而已。稍微有点耐心,会来的。
药厂库存
无论是饮片厂还是需求巨大的中成药厂,为了应对新药典和新法规,不得不实施零库存。因为库存中药材,意味着随时被抽检、飞检的“风险”。也就是说,这两年药厂没有库存,对行情的和低迷交易的影响是很大的。同时,也会在未来增加市场行情的波动。一旦行情启动,由于厂家没有蓄水池,行情会迅速崛起飞升的。
大健康的未来
我国十四亿的人口,即使不出口,都吃中药也不得了的不得了。我国将进入老龄化时期,老人对中医药情有独钟。未来中医药的需求潜力巨大,增速也随着行业规范,迎合巨大需求的到来。也就是说当前的法治规范和标准严格,将为下一个暴增的需求做好准备。未来,中药材商户的美好发展前景巨大。
药商在升级
药厂都在升级,直接“逼迫”中药材供应商追求更高品质的药材原料,同时,那些注重质量,能采购到好质量的药商当然会增加效益,而高服务、高售后、新销售的新一代药商也将成为行业新贵。药二代将代替父辈而承担新的市场主体,他们新的理念和新的模式也将让中药材市场耳目一新。
药材成本越来越高,药材农业未来是机会
“种药材有几个发财的”?如果计算劳动力成本,大多数药材都是低价,为什么种药材种粮食效益必须低?这种情况不可能持续,未来的中药材价格还会大幅的上升。还将有一半的农户进入城市,未来种药材、采药材的人将稀缺,野生中药材的价格将出现、不断的出现天价,难道几年的耐心都没有?难道只能看眼前?
蓝天行动
环保的的确确给企业带来的很大的影响,但随着设备和管理的跟进,这种问题一定是暂时的。
总之,庆幸我们处在一个传统的行业中,而不会被轻易的更迭,被无奈的淘汰。一个几千年的文化瑰宝也必将随着国家的昌盛而得到更大的发展(韩国的泡菜、日本的汉方都是因为经济发达而走向了全世界)。感谢新法规,落实新标准,让强者优者更大更优,让能与时俱进的药商更加发展。